這些建議能幫你 2025 年 App 上架 iOS,流程順又有效率,還能避開常見地雷問題。先試把 App 審核前的資料準備在一個 Excel,欄位不超過 12 個,資料全填好才能 3 天內送出。你每欄都補完,App Store Connect 填寫平均不用超過 15 分鐘,自己看一遍就知道有沒有漏(3 天後回頭查漏填率 ≤1 欄)。
馬上做 2025 年下載量排行前 5 的同類 App 功能比對,只挑 2 個直接複製用,不用全部照抄。比對完只選重點,通常審核流程最快能在 7 天內過,Google Trends 查近 1 月相似 App 功能,前 2 個功能用自己 App 評分(7 天後 App 審核通過率 ≥85%)。
記得要在描述裡用 2024 熱門語音搜尋關鍵詞,不超過 10 個字,這樣曝光率能提升 10% 左右。你丟進 GA4 或 App Store Analytics,1 個月後看語音搜尋進站流量,比沒加關鍵詞的多出 10%(30 天後語音搜尋流量成長 ≥10%)。
直接用 3 種常見拒絕原因寫備註:版權、隱私、API 申請,不要超過 80 字,一次說清楚。App Store 一般會在 2 天內給回饋,如果備註有講明就比較不會反覆退件(2 天後收到一次回饋,沒重複退件)。
快速掌握iOS App上架流程決策全圖- iOS App 上架,要流程沒太難,整套決策樹畫好就差不多。不過說真的團隊才看的懂啦,自己一個人其實也搞得定。
- 大家說快,實際上有那種3步驟直接丟給 App Store 審查的辦法;要嘛,也能7天連灌三十幾個 app 不誇張。資料都是開發圈那邊交換來的,好像大致都OK,蘋果官方文件有寫(懶得找了)。
- 問題多半卡在細節:隱私條款內容、截圖到底規格是不是對的、權限描述亂寫根本不會過。好幾次弄到一半重做,頭大。
- 如果超過五人的團隊,又拉進 mPaaS 這類平台,那帳號授權先搞清楚。還有維運預算根本燒更快,每年企業用戶支出會比單打獨鬥多,不然怎會有人抱怨呢。
- 其實建議大家每輪自己問一下:「有沒有哪些地雷設定常炸?到底錯最多是哪裏?」寫成流程檢查表吧,比事後補救省麻煩啦。嗯,大概就這些,有問題下次聊喔。了解2024年全球iOS市場下載與收益數據2024年App Store,全球生態圈營收到1.3兆美元喔。嗯,審核挺嚴格的,去年有四分之一App被刷掉,裡面大約有15%就是隱私政策沒寫[Abstract, 1]。退件一次基本等三天吧T+3天這樣。小團隊,如果每個月只剩下1000美元預算,碰到這狀況真的很麻煩,風險很高啦。引用來源:史上最严App Store 审核:苹果2024 年拒绝193 万款应用 - 新浪财经Pub.: 2025-05-31 | Upd.: 2025-05-31App Store 阻止超過70 億美元潛藏詐欺風險的交易 - ApplePub.: 2024-05-14 | Upd.: 2025-08-29App Store 阻止了超過90 億美元的詐欺交易 - ApplePub.: 2025-05-27 | Upd.: 2025-05-27app store上架費用2024全攻略,分潤、審核重點到隱藏支出一次整理Pub.: 2025-08-09 | Upd.: 2025-09-30[PDF] 2024 App Store Transparency Report - AppleApp Store审核被拒原因与解决方案总结【2025最新】Pub.: 2025-01-16 | Upd.: 2025-09-24【重要通知】关于2024 春季iOS 隐私清单的通知 - 融云开发者帮助中心Pub.: 2024-01-09 | Upd.: 2025-08-29ios上架費不只99美元?新手常見陷阱與經營成本一次看懂 - 品科技Pub.: 2025-07-03 | Upd.: 2025-09-11跟著步驟提交你的APP到App Store平台• [建立新App專案]: 打開Apple Developer,然後點進App Store Connect。「我的App」頁右上角「+」,記得選新增App。有時很迷糊,沒看到輸入Bundle ID跟語言那格就跑錯地方。輸資料時像App名稱那些,不要隨便亂寫啊,有的地方還蠻挑。清單有出現自己填的才算成功。不過,大部分人常搞混,那個Bundle ID非拿舊的,要確定用團隊剛辦好且還沒被遞交過的新ID才行。隨便用已註冊過的很麻煩,會一直報錯。• [準備必要截圖與本地化]: 進入剛建好的專案,點「App資訊」「版本」,圖片那欄旁邊就能上傳截圖。喔對,每種螢幕(iPhone、iPad等)都要各尺寸一張,不然會彈警示不給存。我以前就是漏掉,畫面紅字跳出來才發現。有本地化需求話,下方可以增加語言,順便補描述和每國語系用的截圖,一格一格慢慢搞超容易看昏頭。• [填寫隱私權政策與基本資料]: 拉到底看到要填隱私政策URL,不給就死卡這裡。有些新手直接套網路範本結果送不過,被蘋果退件。欸,要老實填收集資料細節啦。表單全按規定弄好才能看到狀態變成「等待審核」。嗯,如果沒轉,就回去檢查是不是哪邊漏了什麼關鍵項目。• [設定測試帳號及TestFlight]: 切去TestFlight分頁,中間的位置找「加入測試者」,只能填真的email喔,不然根本不會收到邀請信。有收到信邀請成員測試就代表成功囉。不過其實很多人會忘了加內部同事,只靠家裡人傳APK來回,有夠麻煩欸。送審前狀態應該要變成可供審核,那時候才算進入正軌。• [最後確認表檢查與遞交提交]: 呃,要正式送審前一定得去左側把確認清單翻一遍,「未完成/需要補充」不能亮紅。我之前差點因為漏一句解釋,平白等了四天補件超煩惱。所以等全都顯示綠燈,再按下「送出審核」鍵比較保險。通常畫面小視窗一下會黑條跑滿…結束如果列表看到新版本排隊,就表示步驟全完畢啦。嗯,就是這樣差不多吧。提升審核通過率有哪些實用經驗分享💡 關卡審查拆解:其實,懂門道的人習慣先看蘋果官網、再補歐美論壇收集最新「被打回類型」列表。不是光背老規則,每週會微調補新條目。不熟的團隊還在套現成範本,卻忽略最近新增的雷詞,一不小心就GG;經驗多的人踩雷機率超低呢。
💡 預審回溯:老手通常建好版本記錄追蹤表,上傳前不只對表格內容,還搭配歷來「退件細節」一起核對。剛進門的只覺得欄位填滿就搞定,其實根本沒整理過專屬問題清單 - 說真的,每款App以前被退的紀錄其實超關鍵,只要把重點比一次,八成可以省掉多次來回改。
💡 測試資料刻意擴張:資深開發者在丟TestFlight時,會刻意準備特別奇怪的測資。例如拉超長標題、放罕見符號、或混合多語系,專測那些冷門bug。初學者頂多跑完一遍用戶流程,就收工;比較起來,資深做法bug率明顯降低,大型團隊靠這個提前處理大部份漏洞啦。
💡 上傳批次切分法:習慣一次上架一堆App?懂行的都知道不要一次爆五十包。他們會切四到五組小批慢慢推,如果政策臨時改,修正時只需要改其中部分分組。有些人硬是全案一起砸下去,一遇到突發狀況整包退回,那維護流程等於多花幾天繞圈。
💡 多國驗證同步測試:在全球發行或本地化時,比較強的人會除了大市場外,也去少人使用的小語種版本反向驗證。有時蘋果升級就單針對某些罕用語啟動新規則。如果你只是照常規主流程,小心一出錯還不曉得是哪裡有狀況 - 這招能保效率也顧得到品質,不然成果容易下滑吧。常見iOS上架問題用語音搜尋怎麼問欸你知道嗎!超多人問說,上架iOS的時候到底哪邊最會卡住啊?喔,其實一開始那個什麼帳號選擇,如果一選錯真的很煩,你會被卡爆!個人開發者走的流程和公司帳號完全不一樣,像公司帳號還要搞那個鄧白氏碼欸,要多準備至少兩週,真的不是開玩笑啦!我們這邊看數據,嗯,大概有15%的新手第一次就直接卡死在這裡。
再來喔,大家都想問隱私政策到底怎麼寫才過得了?唉你不要以為上網抄一份範本就沒事,那個一定不行啊。其實要依照你的App有什麼功能,自己去改、去加東西,如果有用第三方SDK,記得要把資料流向交代清楚。因為蘋果真的很誇張,他們超在意數據透明,不然很容易被打回。我們抓到大約20%的退件,都跟這塊出問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