🎊 家里有这种玩具的要小心了!误吞可致肠穿孔!

家里有这种玩具的要小心了!误吞可致肠穿孔!

近日,一则深圳女童误食巴克球

导致感染性休克的新闻

引起家长的广泛关注

图源:第一现场微博

通过搜索发现

巴克球“伤人”事件并非第一次出现

事实上,近年来,全国各地

都曾有儿童因误食巴克球

致进医院急诊的事情发生

那么,这种风靡全球的巴克球到底是什么?

它为何具有如此大的杀伤力?

还有哪些对儿童具有潜在危险的玩具?

一起随科普君往下看

巴克球到底是什么?

巴克球(俗称磁力球),源于美国磁球玩具品牌buckballs的音译。近年来,在市场的推广下,巴克球成为国内新兴的网红儿童玩具。

某宝截图

所谓“巴克球”,其实是一种经各种精细加工而成的球状强磁石。借助金属球珠的磁场特性,人们可以利用磁极间的相互引力将其随意组装成各式各样的造型,具有较高的娱乐性与创造性。

球形磁铁磁场线

《最强大脑之燃烧吧大脑》节目组就曾把“魔力巴克球”设置为其国际赛的项目之一,以考察选手的空间力、计算力、逻辑思维力与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等。

《最强大脑之燃烧吧大脑》魔力巴克球片段

那么,如此好玩有趣的娱乐工具为何会被列入儿童玩具“黑名单”呢?

巴克球为何成为儿童玩具“黑名单”

市面上出售的巴克球常具有七彩颜色。在认知不足的情况下,小孩子容易把它们当成糖果吃进肚子里。

可怕的是,巴克球具有高达4000高斯的磁力,是国际规定的玩具磁力标准(50高斯)的80倍!仅一颗小球,就能吸起两枚到三枚面值1元的硬币。一旦误食,磁珠就很容易会在肠胃里粘在一起!

图源:河北经济今日资讯

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小儿外科主治医师王文静介绍,当幼儿分次吞入的磁球随小肠蠕动向下运动,由于肠管柔软、狭长和弯曲,当不同位置的磁球运行到邻近的肠曲部位时,强大的磁力相互吸引,会立刻夹挤双层肠管,此时磁球不能再运动,压住的肠管逐渐缺血、坏死,最后穿孔。

如果肠管其他部位还有磁珠,就会依次再发生吸引夹挤肠管,最后磁珠形成链珠状,夹挤的肠管相互折叠,形成肠梗阻。而肠穿孔后,大量的消化液、细菌甚至粪便进入肠道,就可能会迅速引发感染性休克,甚至导致死亡。

磁珠损坏机理

一般来说,巴克球被误吞,只有少数病例才能自行排出体外:如果孩子只是吃下一颗巴克球,不用着急住院。一般可以先在家观察,多数情况下能自行排出;如果是分次吃,而且吃了好几个巴克球,那么基本都要动手术取出。

磁珠不同于普通异物,分次误吞两粒以上即会吸引夹挤肠管而不能排出,并且百分之百会导致肠穿孔。

手术中图片(图源:威海市妇幼保健院订阅号)

鉴于磁珠玩具一旦被误吞将会导致严重损害甚至致命的危害性,医生强烈呼吁家长、学校、生产厂家以及监管部门负起责任,严格禁止儿童接触巴克球!

还有这些儿童玩具需要注意!

其实,除了巴克球

还有N多隐藏着巨大风险

的儿童玩具需要注意

↓↓↓

一、牙签弩

牙签弩,就是发射牙签的弓弩。试验结果显示:在牙签上加装金属头后,射出的时速可达256公里,有效射程超过5米,甚至能射穿玻璃镜片,威力巨大。这种危险的牙签弩一旦射到人的眼睛等身体部位,后果不堪设想。

二、金属扑克牌

纸扑克牌材质较硬,稍有不慎,就很容易割到手。最近,市面上出现了一类金属扑克牌,材质为不锈钢或铝合金,分开刃和不开刃两种,严重不符合我国相关标准中关于玩具尖端和边缘的要求。

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应用物理系王广安老师警告说:“金属扑克牌质量大、厚度薄、接触面小压强大,能造成很大伤害,已经远远超出了儿童玩具的范畴,一定不能给孩子接触。”

三、海洋宝宝

像“海洋宝宝”这样的玩具色泽鲜艳,容易被儿童当成糖果误食,不仅会引发中毒,还极易在消化系统中吸收水分膨胀,导致无法排出,造成“肠梗阻”。

四、史莱姆水晶泥

史莱姆水晶泥形似果冻,色彩鲜艳,有弹性而又柔软,深受孩子们喜欢。然而,史莱姆水晶泥的原材料中,竟含有有毒物质——硼砂。硼砂是一种化工原料,具有一定腐蚀性,人体接触或误食,会引发多脏器的蓄积性中毒,造成脏器损伤甚至致命。(温馨提示:硼砂的成人致死量为15克,婴儿致死量为2-3克)

美国11岁女孩凯瑟琳在玩史莱姆水晶泥的时候,双手感觉刺痛和烧灼感,经医院诊断,结果为二度和三度烧伤。

五、吃鸡枪

如今,“吃鸡”同款水弹枪在网上泛滥。说是水弹枪,威力却不容小觑。有人做过一个实验,用水弹枪对着鸡蛋和纸箱射击。在连发模式下,鸡蛋碎了,纸箱也被打穿了。这样的水弹枪若不慎打到眼睛,后果将不堪设想。

六、飞天小黄人

1994年,美国一款飞天娃娃上市后,造成不少孩子牙齿损伤、致盲、脸部被割破,堪称毁脸神器。公司先后收到100多封投诉,最后不得不召回所有玩具。如今,这款玩具改头换面,变成孩子们最喜欢的小黄人,配有双层螺旋桨,通电后高速转动。玩法是用手去感应,帮助其上升、下降。难以想象毛手毛脚的小孩,头部、眼睛、脸部被机翼刮到有多吓人!

七、发光氢气球

市面上曾流行一款网红发光氢气球。不少明星纷纷入手,拍照上传微博。但是这种氢气球,一旦遇到火苗,就会立即发生强烈的爆炸,被称作“炸弹”也毫不为过。

2017年12月,广东一名2岁女孩抱着氢气球玩,她7岁的哥哥在旁边玩打火机,气球瞬间爆炸,点燃女孩头发,造成面部和右手二度烧伤。

八、劣质面具

市面上大部分塑料面具都相当劣质,通风效果很差,孩子长时间戴着容易缺氧、头晕。而最要命的是,劣质面具有一股刺鼻的味道,主要成分是“邻苯二甲酸酯”塑化剂,经常吸入会对生殖系统产生毒性,可导致男性生殖能力减弱,女性性早熟,扰乱机体正常的内分泌功能。

热门阅读

(点击图片即可阅读)

原标题:《家里有这种玩具的要小心了!误吞可致肠穿孔!》

阅读原文

🎁 相关推荐

《上古卷轴5天际》dlc购买推荐
🎯 365bet手机

《上古卷轴5天际》dlc购买推荐

📅 09-22 👀 8284
历史上世界杯点球出现的概率究竟有多大?(分析世界杯点球出现的频率与因素,解读点球大战的背后密码)
为什么腾讯游戏做不出所谓的「好游戏」?
🎯 365bet手机

为什么腾讯游戏做不出所谓的「好游戏」?

📅 09-03 👀 9247